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56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为了研究轴向磁场磁通切换永磁(AFFSPM)电机在恒转矩和恒功率区域的运行性能,分析了AFFSPM电机的结构特征,推导了AFFSPM电机的数学模型.基于矢量控制建立了AFFSPM电机的驱动系统.在恒转矩区域,采用了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控制策略,并与id=0控制进行了对比;在恒功率区域,采用了一种基于电感补偿且保持q轴反电势不变的弱磁控制策略,并与普通弱磁控制进行了对比.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MTPA控制可以减小AFFSPM电机的铜耗.基于电感补偿的弱磁控制可以拓宽AFFSPM电机的恒功率运行范围,提高了AFFSPM电机运行性能,且AFFSPM电机轴向长度短、转子结构简单,因此比较适合用作电动汽车轮毂电机.  相似文献   
142.
装载机液力变矩器闭锁技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液力变矩器闭锁技术对装载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对某型带闭锁离合器装载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并与相同结构条件下不带闭锁离合器装载机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装备闭锁离合器后,装载机的各挡位最大输出功率之和提高了31.7%,且各挡位最高车速升高,加速时间缩短,最高车速对应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降低,说明液力变矩器闭锁技术能显著地提高装载机在高速时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43.
周建锋 《山西科技》2014,(5):118-120
详细介绍了粉煤灰蒸压釜安装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并提出了粉煤灰蒸压釜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4.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传统驱动方法存在的启动冲击电流大、效率低下的问题,对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组建了模拟带式输送机电机运行的直接转矩控制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证明:直接转矩控制应用到带式输送机电机驱动系统中,具有启动冲击电流小、低速大扭矩和效率高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5.
曹胜 《太原科技》2014,(10):74-75
介绍了双中间轴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对两根中间轴扭矩分配进行了测量,并对中间轴各挡齿轮相对常啮合齿轮的偏转进行了测量,最终确定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6.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HTS) motor, a radial connection torque tube with high strength and low thermal leakage has been designed. Firstly, fiberglass epoxy composite is chosen as con- struction material. The structural size of the torque tube is obtained by means of load 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Secondly, thermal leakage of the torque tube is calculated with both theo- retical method and 3D finite-element analysis (FE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thermal analysis and mechanical loads, the struc- tural stresses of the torque tube are also obtained by FEA method. Lastly, a low temperature test platform is developed to verify the strength and the thermal leakage of the torque tub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al shear stress of the torque tube is 24.3 MPa and thermal leakage of torque tube is 10.5 W, which satisfy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HTS motor. The torque tube also works in good condition at full-power and full-torque testing of the motor. The design method is also applicable for other similar design of torque tube in other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7.
为解决摩擦项导致控制系统品质恶化的问题,本文根据一种永磁球形电动机和支撑部件的结构,建立了永磁球形电动机的动力学模型和摩擦转矩模型.利用自适应滑模方法搭建摩擦补偿器,提出一种基于通电线圈优化的通电策略.此通电策略在自转和偏航两种运动形式下,对通电线圈进行了优化,实现在最小线圈损耗下的永磁球形电动机自转和偏航运行.并且该摩擦补偿器对摩擦转矩进行了在线估计,很好地补偿并抑制摩擦项的影响,实现对球形电动机的准确的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148.
电动负载模拟器存在高阶非线性、参数时变以及多余力矩扰动,常规控制算法难以得到理想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反演设计的终端滑模控制策略.采用反演控制的思想,将加载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设计终端滑模控制律,并引入低通滤波器显著降低抖振,使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0.利用Lyapunov方法证明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性及有限时间收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常规前馈反馈控制相比,加载控制精度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9.
在浅层大位移钻井中,井下管柱上产生高摩阻扭矩,管柱作业极限问题突出,急需开展大位移井管柱作业极限分析与优化设计的研究。基于管柱平衡微分方程,综合考虑接触力、摩阻力、管柱内外钻井液等因素影响,建立管柱摩阻扭矩计算模型;以井眼延伸长度为目标,考虑地面和井下各种约束因素的影响,建立管柱作业极限的预测模型。针对曹妃甸油田一口浅层大位移井,计算不同工况下管柱摩阻扭矩,预测管柱作业极限,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滑动钻进技术无法达到设计井深,采用旋转钻进技术可达到设计井深,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提升钻机性能后,采用旋转钻进技术可安全达到设计井深;优化井身结构后,采用滑动钻进技术并辅以减摩措施可达到设计井深。  相似文献   
150.
为了给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纹理设计提供指导,对路面进行纹理化参数设计试验,并以此来保证行车的稳定性,减少隧道行车的横向摆振效应。由于目前水泥混凝土路面纹理参数设计理论缺乏相应的依据,在分析轮胎与粗糙路面接触作用的基础上,基于压力胶片测试技术考虑胎/路啮合特性对车辆轮胎的转向阻力矩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依托项目的隧道纹理化路面和室内试验,对四种不同路面的轮胎接触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实际测量的胎/路接触应力分布的原地转向阻力矩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根据实测的轮胎接触应力计算得出汽车轮胎转向阻力矩,可有效地表征轮胎的转向阻力矩状态;纹理化水泥混凝土路面汽车转向阻力矩比沥青路面上高10%~20%,加之纹理化构造与轮胎纵向沟槽的啮合作用产生较大的侧向力矩,导致纹理化路面的行车稳定性较差;通过设置一定的刀组间距进而干涉轮胎与道路的接触界面,最终达到降低轮胎转向阻力矩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